互聯網是社會發展的新方向,互聯網正漸漸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互聯網+”的生活方式為廣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樂趣。
鄭州大華偉業廣告有限公司了解到,11月7日,鄭州市民張燕紅拿起手機掃描二維碼,登錄鄭東新區祭城路街道辦事處阿卡迪亞社區的微信平臺,醫保、失業登記等事項的承辦單位、辦理流程、所需材料一目了然。
阿卡迪亞社區的做法,只是鄭州市“互聯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鄭州市文明辦注重運用“互聯網+”的新思維,推動互聯網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路子。
“互聯網+鄭州好人”,傳遞向善正能量,綠城大愛蔚然成風。黃河岸邊救起數十名遇險人的王西廣;已為80多萬人次提供志愿服務的“老年雷鋒團”的150名老年志愿者……每一位“鄭州好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裴保順認為,“好人現象”的產生不僅是鄭州對厚重傳統文化長期傳承積淀的結果,更是近年來持之以恒致力于“互聯網+精神文明建設”的結果。
鄭州借助互聯網和手機客戶端,將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事跡在網上廣泛傳播,讓更多的人傳頌好人、學習好人;將百姓中的好人好事在網上曬出來,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好人就在你我身邊。公眾通過網絡就可以參與“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鄭州市道德模范評選”“年評文明市民標兵”活動,使先進典型事跡深入人心。
通過“互聯網+”,線上線下大聯合,市民逐漸從文化活動的旁觀者變成主動參與者。“互聯網+我們的節日”貫穿全年,“互聯網+紀念抗戰主題活動”吸引網民踴躍參與。網友@策馬奔騰說:用“互聯網+”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在今天具有時代意義,能讓抗戰精神薪火相傳、永不熄滅。“互聯網+傳統文化之我見”活動,守護文化遺產,增進了人們對這座城市的了解和認識,點燃市民呵護和熱愛、參與和支持、建設和發展這座城市的熱情。
“互聯網+志愿服務”,助推鄭州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讓志愿服務精準到位。鄭州市文明辦累計培訓網絡平臺管理員1200余人,對“志愿鄭州”網絡管理服務平臺進行升級,對全市71萬名志愿者實行數字化網絡管理。志愿者通過“志愿鄭州”,發起、認購志愿項目,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實現了“處處有項目、時時可認領、天天有服務”。
“互聯網+關愛未成年人”,讓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市文明辦利用“互聯網+”開發面向未成年人的新媒體應用實踐平臺,向孩子傳遞健康向上的各類信息。鄭州市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通過微信發起的“有聲圖書”公益活動,通過“捐出你的聲音”的方式,邀請愛心人士用自己的聲音朗誦課本、講故事,積累成有聲圖書館,讓有視覺障礙的孩子了解五彩繽紛的世界。
“互聯網+”,讓鄭州精神文明建設打開了全新的局面。借力“互聯網+”,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融入了廣大市民的生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互聯網以其自身的便利性能給諸多的互聯網用戶帶來了便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將于人們的生活更加密不可分。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是當今時代的潮流,它不僅為人們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加快了人們生活的節奏,給人們的生活添加了更大的便利,并逐漸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聯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很多不規范的行為和部分,規范互聯網的環境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更安全的互聯網環境是政府和廣大網民的共同職責。鄭州大華偉業廣告有限公司長期從事于網站建設工作中,為您提供專業,有特色的互聯網服務。
地址:鄭州市建業路鳳鳴路向北艾尚酒店十樓
服務熱線:400-609-8880
Q Q:1205043196
郵箱:1205043196@qq.com
網址:www.wangshifengmi.cn